《風起雲湧——七腳川事件百周年紀念》12月24日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舞蹈廳演出。http://www.udn.com/2008/12/20/NEWS/READING/X5/4651774.shtml
感動的是 當謝幕時看到多位舞者的落淚
此時也感受到他們的感受
七腳川事件百年紀念》戰爭的縫合
【聯合報╱孫大川】
2008.12.20

原舞者《風起雲湧》藉樂舞紀念百年前原住民抵抗日本殖民政府的「七腳川事件」。
孫大川/照片提供
繼《大海嘯》之後,原舞者年底製作了《風起雲湧》,是七腳川事件百周年的紀念演出。如果說《大海嘯》觸及了「天災」的主題,那麼,《風起雲湧》顯然是對「人禍」的深刻哀吟。不過,不論是天災或人禍,我們始終謳歌人類再生和重建的力量。
「人禍」當中最慘烈的當然是「戰爭」,戰爭是《風起雲湧》反覆思考的課題。佐久間左馬太接任總督之後,日本殖民政府的原住民政策轉趨嚴峻,原住民地區遍地烽火;逐步圍築起來的隘勇線,充分反映帝國力量的深入與強大。和許許多多部落的命運與遭遇一樣,七腳川部落的阿美族人,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徹底失敗了,族人流離失所、星散四方。藉著零零星星留下來的口述資料,我們用樂舞拼湊、模擬了那一段族人不堪回首的記憶和心情……

《風起雲湧》想回答這個問題,令我們驚訝的是:答案竟然就在「族人」身上。1990年代起,散居各地、歷盡滄桑的七腳川人,在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的百年後,他們開始重拾記憶,將離散的族人重新整合起來。當年的潰敗,換來部落的擴展與再生。看來「愛」與「認同」,依然是粉碎「戰爭」的最大力量!
「原舞者」何其有幸可以藉樂舞的展演,和族人一起紀念這樣的一段往事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不但重讀了族人的歷史,也學習了傳統七腳川部落獨特的樂舞表現方式。為了深化歷史記憶的「分享」,這次的演出,我們還邀請了七腳川不同部落的十幾位族人參與,像是族人整合後對過去破碎歷史的縫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